师表示消宝岛被罚倍索虚假 律眼镜发布费者法三可依广告赔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孟刚)上海苏博眼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苏博眼镜)日前因发布虚假广告被罚款5万元。宝岛被罚表示倍索这并非该公司首次遭处罚。眼镜依法记者梳理发现,发布此前该公司就曾因以欺诈手段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虚假消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广告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律师商业宣传等原因被行政处罚。对此,宝岛被罚表示倍索法律专家认为,眼镜依法企业通过虚假广告误导或欺骗消费者,发布很可能构成欺诈,虚假消费消费者可依法索赔。广告
因虚假宣传被罚5万元
近日,律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宝岛被罚表示倍索上海苏博眼镜因发布虚假广告被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管局罚款5万元。眼镜依法
处罚决定书显示,发布根据相关举报线索,上海市普陀区市场监管局于2021年5月12日对当事人上海苏博眼镜涉嫌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经查证,上海苏博眼镜自2021年2月起在其电商平台官方店铺(店名:宝岛眼镜官方旗舰店)销售一款儿童防蓝光眼镜商品。为了推广该儿童眼镜商品的宣传,该官方旗舰店在商品销售页面上使用了“阻隔98%有害蓝光”“预防近视”等广告用语。经实际调查,上海苏博眼镜所销售的儿童眼镜商品对光谱范围为385nm至415nm的蓝光阻隔率可达98%,对光谱范围为415nm至445nm的蓝光阻隔率仅为30%。根据现有科学认识,有害蓝光是指光谱范围在445nm以下的蓝光,即上海苏博眼镜所销售的儿童眼镜商品仅对部分光谱范围内的有害蓝光起到98%的阻隔效果。此外,当前医学上尚无充分证据证明防蓝光眼镜产品在防控近视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上海苏博眼镜实际亦无法提供其所售眼镜具有预防近视功能的相关证明材料。
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指出,上海苏博眼镜作为广告主,为推销其网店所售的儿童防蓝光眼镜商品,对商品的功效作虚假及引人误解的宣传从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有关条款内容,决定对上海苏博眼镜处罚款5万元。
处罚决定书还显示,普陀区市场监管局责令上海苏博眼镜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但并未提及涉及的儿童眼镜商品信息。案发后,上海苏博眼镜已主动删除相关违法广告用语。
多次违法被处罚
据了解,上海苏博眼镜隶属于星创视界(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是该公司电子商务的运营主体,运营着以集团零售品牌“宝岛眼镜”为主,以及代运营眼镜品牌旗舰店的线上眼镜零售业务。
宝岛眼镜多次因虚假宣传被处罚。8月11日,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近几年来涉及上海苏博眼镜的行政处罚多达6条,其中因虚假宣传问题被处罚就有3次。此外,在2020年10月21日,上海苏博眼镜存在“以欺诈手段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被依法处罚。2020年5月29日,该公司在电商平台销售“目戏”1012型号眼镜,网页上宣称赠送眼镜配件,实际并未全部赠送,该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第八条第一款“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有表示的,应当准确、清楚、明白”的规定,被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处罚款2万元。
8月11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的宝岛眼镜官方旗舰店看到,有多个品牌的儿童眼镜在售,售价100至500多元不等,部分品牌显示有“防蓝光”功能。
针对涉案儿童眼镜商品及售后措施等问题,近日,记者联系采访宝岛眼镜方面,上海苏博眼镜客服人员在电话中表示,会将采访问题反映给有关部门。截至发稿前,记者未收到任何回复。
构成欺诈须三倍赔偿
法律专家认为,上海苏博眼镜虚假宣传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相关消费者可依法索赔。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虚假或夸大宣传产品功效,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果企业明知道自己的产品达不到防蓝光和防控近视的效果,仍宣传具有相关功效,无疑会误导、欺骗消费者,而且很可能构成欺诈,一旦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赔偿价款三倍的金额,并且,如果应赔金额不足500元,则按500元计算。消费者依法索赔的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即: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针对宝岛眼镜多次陷入虚假宣传和欺诈消费者问题,陈音江表示,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的商品信息是企业必须遵守的法定义务,否则,不仅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还要受到消费者的唾弃。建议相关企业汲取教训,及时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确保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商品信息,不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所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显然,经营者的上述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北京市隆安(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子洋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购买过上述涉案产品的消费者能否要求赔偿呢?杨子洋表示,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经营者索赔,“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并要求经营者赔偿”。
责任编辑:70
(责任编辑:百科)
-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连日来,珲春市重大工程接连开复工、重点项目加速推进、生产车间高效运转……踩着春天的鼓点,珲春市处处跳动着加快发展的强劲脉搏,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近日,记者 ...[详细]
-
23日早盘两市大幅低开,沪指跌1.5%,深成指跌1.63%,创业板指跌1.89%。开盘后,两市震荡走高,沪指、深成指跌幅收窄,创业板指率先翻红涨近1%。盘中煤炭、金融、有色等权重股跳水,指数再度走低, ...[详细]
-
在微信、支付宝红包活动席卷朋友圈之际,P2P网贷行业也打响了春节红包大战,各种加息、送红包活动层出不穷。对此,金融工场董事长魏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节日活动是最常见的促销方式,不管是传 ...[详细]
-
大势猜想:短期市场继续震荡格局? 实现概率:75%具体理由:今日两市继续维持震荡格局,午后曾有一波跳水但随后缓慢回升,创业板领涨两市。截至目前沪指报3568点,上涨0.1%;深成指报12884点,上涨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国家医保局3月31日表示,2025年将充分发挥药品追溯码数据价值,构建各类大数据模型,拓展监管应用场景,对串换、倒卖医保药品,空刷套刷医保卡、伪造处方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 ...[详细]
-
新华社华盛顿1月27日电(记者江宇娟刘劼)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7日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同时表示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进展。美联储当天在货币政策例会结束后发表声明表示,从去年12月以来经济增 ...[详细]
-
央行昨日继续逆回购操作,资金面宽松。伴随着央行近期扩大其货币政策工具箱、拓展流动性管理的举措,市场预计,货币政策有望维持宽松,今年第四季度降准、降息仍属大概率事件。昨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7天期、 ...[详细]
-
去年以来的大宗商品市场,被原油抢尽了风头。2016年开市至今不到一个月,国际油价便坐上了“过山车”,暴涨暴跌行情成为常态:就WTI原油来说,先是从36.82美元/桶位置下跌到上 ...[详细]
-
2025年5月9日谣言:江西南昌今年中考题型取消选择题和填空题?真相:近日,有网民发布帖文称“教育部官宣!南昌中考题型巨变:选择题取消,这类题成主角!”引发社会关注。经查,上述内容为不实信息。江西省教 ...[详细]
-
大势猜想:股指短期或将企稳实现概率:85%原因描述:周二股指整体呈震荡走势,早盘两市股指大幅低开,而后在钢铁、银行等权重板块拉升下,沪指一度翻红上涨,但午后题材权重再度放量杀跌,三线股指全线下挫。而临 ...[详细]